新闻专区

从德化冠福困境寻升级路 陶瓷工业化崛起成趋势

“工业化”崛起成趋势

一套高档日用餐具,动辄上千元,但却往往有价无市投资,是这几年德化陶瓷企业老板当中最盛行的字眼,方向主要有两个,一个是随全民大流的房地产,直接把城关的房价推了上去;此外是跟陶瓷产业的上游有关系的瓷土开发,转而盯向与此相关的矿业,“矿老板”越来越多。高风险的投资现象,也对赖以起家的陶瓷本业产生了负面影响。

7月30日到8月4日,德化县首期民营企业家高级研修班在清华大学举办,46名行业中坚参加了培训,包括家族企业传承与转型升级、重塑管理者与提升领导力、中小企业品牌营销与管理等课题,试图引导其重回正轨。

记者走访业界发现,在品牌意识已经觉醒的陶瓷产业,企业主对转型升级实际上还略显迷茫,但有一点已经形成共识,即必须构建现代企业制度和转变经营理念,才可能真正开始走上工业化、品牌化之路。

清华的诱惑

“说实话,这样的机会和平台,确实能够营造组团一致对外提高竞争力,而不是对内恶性竞争。”8月31日下午,在谈及这次的清华大学研修班学习体会,德化县协发光洋陶器有限公司总经理许庆水如是说。

参与研修班的德化陶瓷负责人,基本上包括了目前德化县陶瓷产业的中坚力量,老中青层次明显。对于德化来说,这样“量产”46名拥有清华大学学历的企业人士,除了对高端平台的向往以外,更是希望能借此为产业内部的大团结打下一个良好的契机。

熟知德化陶瓷发展史的原任德化县委副书记、凤凰陶瓷研究所负责人邱双炯告诉记者,有据可查的陶瓷企业可以追溯到1935年的德化瓷业改良场,由福建省建设厅投资3000元,这成为后世很多陶瓷企业的前身,一度辉煌无比。但是,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特定历史条件的限制,直到改革开放民营经济开始大发展,德化陶瓷才出现越来越多企业家。

这一期的清华高级研修班,可以说集合了各个年代的代表性人物。例如老一辈的苏尧棠(佳美集团),中青代的苏建堆(龙鹏集团)、郑泽洽(顺美集团)、温雅国(创意集团)等,也有80后林小青(锦龙陶瓷)。尽管同在陶瓷行业,但是不同的成长经历、创业年代和企业观念,形成了多股不同的产业力量。

“近年来,德化县陶瓷企业面临多重考验,现在更是处于爬坡过坎关键阶段。”德化县相关负责人介绍,这次由政府出资吹响“集结号”,把各种不同类型的企业、不同年龄段的企业家聚在一起到清华大学

“充电”,就是希望整个行业能够拧成一股绳。

更新生意经

观察过往30年的德化陶瓷发展史,不难发现,这个刚过百亿的产业,有着相当明显的“合—分—合”轨迹,当中是不同阶段的生意经,在进行着更新。

作为德化陶瓷产业第一个走出国门的企业家,德化县第五瓷厂创始人温克仁依然记得,风靡一时的西洋工艺瓷,当时还很呆板的报纸使用“像雪花一样的订单”来形容,接到订单做不完是很常见的事情。“当时没有途径、能力去找订单的企业,也很多,我们就把订单都分出去。”讲起这段历史,温克仁依然情绪高昂,如今这样的历史似乎在重演:9月1日,赴约的两个企业年轻负责人,在采访进行到一半的时候,那家规模较大的直接打电话,叫来业务员,将一部分订单发给规模较小的企业。

这样的合作,在德化县陶企中越来越多,但性质有很大的不同。“现在我老爸基本上把生产交给我负责,这样的事情要是他们肯定不会做。”上述放单企业的负责人说,这种观念转变的核心是“谁来赚钱”。老一辈可能会拼死拼活,把钱全部赚进自己口袋,但他就采取合作的方式赚钱,一起来赚钱--在外贸形势不太景气的情况下,大企业接单时,有更大的谈判空间,这能弥补小企业的不足,放单又能减少招工和管理成本。

在这两种转变之间,曾经有过一段特别灰暗的恶性竞争期。大约是2000年到2005年,欧美市场对陶瓷、树脂等产品的需求量特别大,因此到德化县的国外采购商也特别多,于是就出现了著名的“两挖”现象:挖贸易公司,挖国外客户。作为行业代表人物,苏尧棠曾经在公开场合斥责部分企业这种“摸上门”的做法:彼时德化县酒店不多,只要派个人在大堂或大门外蹲守,总能发现“商机”,夜里再上门低价抢客户。

©版权所有 2010-2020 龙鹏集团 ALLRIGHTS RESERVED. 技术支持:中国网讯 闽IPC备12011792号